思恩堂歷史

台中思恩堂歷史

台中思恩堂創立於一九四九年。當時,中國佈道會會長計志文牧師自上海差派沈保羅牧師來台設立教會,沈牧師蒙 神引導,在台中認識了朱家仁長老,便開始在朱長老家聚會。未久,因需要一固定聚會處所,而尋得在一間日據時代的日本教會聚會,即今之太平路國語禮拜堂。感謝 主,一、二年間信 主的人數大增,場地又不敷使用,故再求 主賞賜新的聚會場所。經當時台中市長楊基先弟兄之助,取得目前之堂址。那時的本堂所在之台中公園東北角,一片荒蕪,但在全體弟兄姊妹齊心努力下,民國四十年動工興建,終於在四十一年建造完畢,並經先總統蔣公親題「思恩堂」墨寶,於四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舉行獻堂禮拜。

思恩堂至今已有七十年歷史,經歷 神的恩典無數,雖也經不少困境,總能靠 主安然度過。設立教會之初,即有 神特別的帶領,尤以其中二項最為特殊:一是創立聖經學院,這是沈保羅牧師的獨到眼光,看見栽培 主工人的重要,至今在 主的工場上,仍有當年畢業的學生,忠心事奉;二是創辦孤兒院,此舉在當時社會上,也是創舉。(今已遷至台北天母,名為「聖道兒童之家」)

民國七十八年 主在敬拜上帶領我們學習一新的層面的功課─敬拜讚美。教會在敬拜的品質上提昇了,也吸引了不少年輕人進入教會,相信耶穌;因 神同時又呼召了不少年輕人獻身事 主,這也拓展了我們的屬靈視野。在這期間,因人數增加,主日崇拜也由一堂增加為六堂。本堂過去牧養均以團契方式進行,最多時曾有十個不同年齡層的團契─以諾、弟兄會、姊妹會、伉儷、社青、青橄欖(大專)、提摩太(高中)、少年(國中)和兒童主日學。

在民國八十二年時, 主又帶領我們接觸細胞小組教會的模式,發現這真是一種源自聖經的發展模式,細胞小組教會的模式強調不是在教會中有小組,而是全教會的會眾都加入一活潑的小組,在小組裡就可以發揮教會的功能,並集中力量於對內造就門徒、向外廣傳福音上,期待每個小組在八到十個月中就能倍增分殖為二個小組。故於八十三年八月始,教會各團契陸續轉化成小組聚會,雖然仍有不少困難、缺點需面對,但看見弟兄姊妹發揮了 主給我們「人人皆祭司」的職分,彼此服事,且更有效的接觸人群、引人歸 主,實感 主的帶領真是美好。

又為向大台中地區廣傳福音,教會又向前邁一大步,開始在大台中建立會眾區的主日崇拜聚會點。分別於八十七年二月於北屯、四月在西屯、九月在大里地區 、九十六年八月於南屯區建立聚會點,以期向當地發揮基督徒之影響力.

由於要滿足教會發展細胞小組工人的需要,本堂得香港牧鄰教會之助,於八十五年九月於教會正式設立「事奉訓練學校」 “Ministry Training School”(MTS)培訓工人,盼望教會將來不論帶職、全職的小組牧養同工,在經過一年全時間的訓練後,能成為一更有效服事 主的工人,感謝 主,現已招收至第二十二屆學生,現在全台灣有三所不同教會所辦的事奉訓練學院。聽障事奉訓練學校於九十七年三月成立。

思恩堂在過去歷史中,大都是由一位傳道人牧會,自民國七十五年起, 主帶領教會走上團隊牧養,讓教會牧養更落實,也能滿足教會人數增長之需。主耶穌給思恩堂的異象之一是要成為一以宣教為導向的教會。至民國107年三月起,上帝帶領我們從台中思恩堂大家庭轉型成為「思恩家族」,就是台中思恩堂(包括中區、傳動教會、愛加倍教會、愛作伙教會、幸福教會、埔里思恩堂、豐原思恩堂和大甲拓殖區)、思恩堂豐富教會和思恩堂美福教會,整個家族仍然彼此相愛、互相扶持、互通有無,繼續手連手、心連心、肩並肩的一起為福音廣傳、建立上帝的國度而打拼!在過去這些年 主帶領我們一一突破教會的事工,深信靠 主恩典,在主再來之前, 主同樣要引導思恩堂能盡力完成馬太福音二十八章19-20節的大使命,以成就 主救贖心意。

異象

在大台中建立一剛強不斷成長的會眾群,並連結眾肢體,
共同服事其中不同群體,轉化大台中成為有耶穌基督品格的城市;
並差遣大量宣教士,將基督的愛帶進台灣、中國大陸及世界未得之民,
擴展基督的國度。

使命宣言

門訓上帝子民 (Disciple)
連結基督肢體(Network)
轉化城市文化(Transform)
宣教直到地極(Mission)